首页 » 游戏资讯 » 人生如棋,想通了很多事情都可以想明白

人生如棋,想通了很多事情都可以想明白

时间:

人生如棋,想通了很多事情都可以想明白,虽然很多大道理每个人都明白,但是却一直是缺少行动力,这就让很多人非常的纠结了,人生如棋这里面的学问也非常的多。

中国象棋历史久远,趣味浓厚,千百年来上至王公贵族,下至平民百姓都有人沉醉其中。象棋中蕴含着历史文化、艺术和策略是智慧的游戏。引人入胜的对局,构思精巧的棋局,他的魅力不亚于一曲动听的音乐、一幅绝妙的图画或其他艺术。它在临局交争时的战斗性和竞争性,更是其他艺术所不能比拟的。由于象棋在世界各国流传很广,历史悠久,关于其起源也是众说纷纭。

方寸之间 人生学问

象棋之三种起源学说

1、起源于传说时代的神农氏。如元代和尚念常《佛祖历代通载》说:“借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,唐相国牛僧孺用车、马、将、士、卒加炮代之为机矣。

2、起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。如北宋晁补之《广象戏格序》说:“象戏兵戏也,黄帝之战驱猛兽以为阵。象,兽之雄也,故戏兵以象戏名之。”

3、起源于战国之时。《潜确居类书》说:“雍门周谓益尝君:
足下燕居,则斗象棋,亦战国之事也。盖战国用兵,故时人用战争之象为棋势也。”4.起源于北周武帝之时,《太平御览》说:”周武帝造象戏”,罗颀《物源》说:“周武帝作象棋。”

上述几种关于象棋起源的传说,都有一定的根据,值得进一步追溯。但就从这些传说中已可看出我国古代象棋的萌芽。

方寸之间 人生学问

象棋之与《易经》的渊源

其中“象棋”的得名与《周易》的“象”思维是密不可分的。

从棋局上讲,它制作象式;四道交正,象征四时的更替;

局平以正,象征着《坤》卦的德性—和顺地承载着万物。

从着法上讲,子的获得和丢失,象征着日月的推移;行子必正而直,象征着《周易》的“贞、正”“时中”观念;到了角上要方折转弯,象征着礼制的宽容大度;

行棋的迭往迭来,象征着六爻的刚柔上下往来;行棋的周而复始,象征着《乾》卦的性质——宇宙永远运动不息的刚健性质。

【明德书院深圳国学馆象棋元素设计】

总之,《周易》的“立天之道,曰阴曰阳;立地之道,曰柔曰刚;立人之道,仁曰义”的思想,在象棋之“象”中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。例如可以跨河作战的角色有车、马、炮和卒四种,象变化的四象,这四象组合出各种招式,演绎不同的阴阳变化。其中车马炮每方各两个,象征古代兵种中的轻重之分,兵有五个代表五行,我们知道步兵兵种多且相互克制,如同五行没有强弱之分只有相生相克。

方寸之间 人生学问

象棋之与事业、福祸、与时间

象棋之所以深受中国大众的喜爱,不仅仅它是一种艺术文化的传承,更多的是修心炼智的传承。它的结局分有胜、负、和三种方式。胜则不骄不躁;负则不卑不亢;而和则棋德谦让。从古至今都有许多关于象棋的典故教诲我们做人的道理。弈秋诲棋—事业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,使弈秋诲二人弈一人专心致志,惟弈秋之为听,一人虽听之.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,思援弓缴而射之,虽与之俱学.弗如之矣。夫弈之为数,乃数之至小者也,然弈者不专其心之所主,致其志之所向,则不得其数之精矣。学艺要像弈秋诲棋一般专心致志,心无旁骛,方可成事。

帝云杀却—福祸梁武帝召一高僧入宫,僧至.适帝与某大臣弈棋,帝忽云,“杀却!”左右误为命杀高僧,遂牵出,临刑问曰:“师道德既高,何为至是”?
僧曰:“帝前身为蚓,老僧锄地,误断其头,故有此报”。做人要明白祸福相依,懂得善恶有报,多积累自己的福报。

【明德书院武汉国学馆象棋工艺品】

樵者观棋—时间信安郡,石室山,晋时樵者王质伐木入山.见二童子下棋。与王质一物如枣核,食之不觉饥,以新特斧置坐而观,局未终,童子指谓之曰:“汝斧柯烂矣”。
重归故里,已及百岁.无复当时之人。人生如白驹过隙,像一盘棋局,学会珍惜时间,不要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方寸之间 人生学问

象棋之与人品、价值观

“观棋不语真君子,走棋无悔大丈夫”是古人对观棋、下棋者约束的基本信条,可不愿当
君子的观棋者还大有人在,不配做大丈夫的走棋者从未缺失。下棋、观棋者的棋风、棋品、胜败观、荣辱观,能代表他们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
品茗举棋间,棋子的走向,模拟了对弈之人的谋略与取舍,从中又可体会人性的哲学思维:拿得起,放得下。

作为社会中的我们,一旦对峙于人生的棋盘之中,在潜移默化中就已经要求我们,要静下这颗浮躁的心,在棋盘间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,棋盘可以重置,人生却只有一次,诸君且行且珍惜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网站地图